为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,提升教师数字素养,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王涛副教授于5月21日下午在图书馆五楼会议室举办了“DeepSeek们在教学中的应用——思路、工具与做法”专题报告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科科长刘文兰主持。学校校本部及附属医院近百名教师参会。
王涛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,从“思路革新”“工具赋能”与“实践路径”三个维度,深入解析了如何利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优化教学设计、创新课堂模式、提升教学效率。他提出通过“提出问题→明确需求→写提示词→开发智能体”的思路精准解决教学痛点,并分层解析了AI应用场景:基础层可借助语音输入、教材转提纲等功能快速落地,进阶层可结合“Kimi”等AI工具优化提示词框架,高阶层则可通过“扣子”等平台开发定制化智能体,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。并以“生智·笔记生成”“PBL-Partner·表达改善”等实际案例,生动演示了AI工具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的策略。最后,针对AI的局限性,他特别提醒教师警惕“迎合式生成”风险,倡导“教师主导、AI辅助”的理性协作模式。

王涛作主题报告
与会教师反响热烈,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打破了他们对AI技术的抽象认知,真切感受到了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的高效与精准。

会后交流
本次活动为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,未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陆续推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系列活动,持续支持教师探索技术赋能的教学新模式。

活动现场